2024-01-24 大社區網站 閱讀模式
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,要持續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,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水平融合。綿陽市三臺縣堅持將小區治理作為城鄉基層治理的“黃金切入點”,以網格建設“塑形”、流程重塑“壯骨”、服務創新“鑄魂”,探索建立“一網一鏈多維”小區治理模式,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得到不斷優化,有力助推城鄉融合發展。2023年以來,三臺縣5個社區獲評“全省基層治理示范社區”,兩個城區鎮順利分別獲評“全國文明鎮”“全省基層治理示范鎮”。
一、建立“一網”統管機制,科學確定“誰來管”。一是織密“三級聯動”網絡。以行政區劃為基礎,將縣城城區設為一級綜合網格,以居民小區為單位劃分214個二級綜合網格,以樓棟為單位劃分761個三級綜合網格,統一編號賦碼,將小區居民全部編入網中,安排聯系屬地鄉鎮的縣領導擔任“片長”,屬地鄉鎮的科級干部擔任“組長”管理小區,一般干部和社區干部擔任“鄰長”管理樓棟,實行三級掛點聯系幫扶小區制度,做到全域覆蓋、不留空白、責任到人,打破條塊分割、封閉運行的舊格局。二是筑牢“聯管共建”陣地。做大做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“1+N”黨建綜合體,以“各片區住戶所有黨員+小區物業公司黨員”為主體,建立“紅格子”黨支部,以樓棟(村小組)為單位下設黨小組,探索黨組織“嵌入” 社區物業機制,推行社區“兩委”成員和業委會、物業公司黨員負責人“雙向進入”“交叉任職”,鼓勵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業委會主任,由骨干黨員任黨小組組長,形成“社區黨委—小區黨支部—樓棟黨小組—黨員中心戶”四級組織架構。目前,各業委會成員中黨員占比達50%以上。三是打造“多元共治”格局。構建“1+4+N”共治矩陣,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,聚合轄區內社區民警、網格員、心理醫生、法律顧問“4大主體”,廣泛招募選拔在轄區內工作生活、具備參與社區治理能力、具有公益熱情和奉獻精神的小區居民任“小區管家”,同時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社會服務企業,采用“基礎性培訓+規范性指導+發展性探索”三步法,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工人才,為群眾提供“人民調解、心理服務、律師說法、互幫互助”等公共服務。2023年以來,成功招募“小區管家”58名,打造鎮社工站2個、社區社工室9個、培育孵化社會組織36個。
二、搭建“一鏈”通辦體系,系統推進“怎么管”。一是大數據賦能,全面收集問題。按照“信息集成在云端,治理觸手在末端”原則,研發基層治理微信小程序,集成便民服務、報事報修、志愿服務等功能,實現治理信息適時提取、工作對接即時完成。研發小區智能管理平臺,配置火苗捕捉、機動車亂停放、垃圾暴露等27種場景識別算法,實時推送視頻圖片和警報信息至轄區網格員、業委會成員等手機APP內,搭建起小區治理的“神經末梢”。二是點對點對接,快速處置問題。建立健全信息采集、綜合研判、網上交辦、結果反饋工作機制,按照“一個平臺聯動、一個中心共享”原則,將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、綜合執法數字化平臺、基層治理微信小程序等智能化信息資源接入綜治中心,依托指揮系統,及時把群眾反映的“問題清單”點對點下發至網格員。一般問題由網格員自辦自結;需協調的問題,由網格員通過APP“點對點”推送至職能部門“直通”辦理;對權屬不明、職能交叉、歷史遺留等重點難點問題,及時啟動部門會商解決。今年以來,累計辦理各類事項1.5萬余件。三是全過程督辦,徹底辦結問題。建立“逆向考評”機制,由縣綜治中心對問題的辦結情況進行跟蹤問效,通過線上反饋、上門走訪、電話回訪等方式,邀請群眾當“考官”,為網格員和相關部門打分,以此作為網格員評優和部門綜合考核評價內容,有效調動各方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、主動性。今年以來,各類事項辦結率達99.5%,群眾滿意率為98%。
三、推行“多維”服務模式,精準助力“管到位”。一是做實規范化自主服務。建立社區居委會、物業公司、業委會“三方共議”機制,定期召開協商議事會,邀請小區居民共同協商議定社區、小區大小事務,打通居民自主參與議事渠道。積極推行小區“微治理”項目,定期征集小區居民意見,建立小區民生“微治理”共性、個性、重點項目清單,加快推進電梯加裝、設施提升等民生“微實事”。截至目前,建成基層議事平臺56個,累計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1800余個。二是做細精準化調解服務。創新“三三調處” 矛盾糾紛化解機制,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、黨員干部、網格員等群防群治力量,實行全覆蓋、全方位、多層次排查,精準研判矛盾糾紛風險點,按照社區調解三次、部門調解三次、縣信訪聯席辦調解三次的工作模式,確保訴求有人問、糾紛有人管、反饋有結果、矛盾不上交。截至目前,打造縣級糾紛聯合調解中心1處、社區級糾紛調解辦公室79處,為小區居民調解各類糾紛訴訟案件220余件。三是做優多樣化便民服務。推行“點單式”服務,對群眾反映的留守老人照料、小孩“四點半”照看等問題,梳理建立問題臺賬,制定服務需求“菜單”,由群眾“點單”,黨員干部“買單”。推行“代辦式”服務,針對轄區內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和出行困難的殘疾人等特殊群體,通過“領著辦”“幫著辦”“上門辦”等服務模式,實現為民服務“零距離”。2023年以來,已累計服務群眾2700余人次。
文章關鍵詞:省委,二屆,四次,全會,提出,持續,推進,城鄉,基層,治理